在研究與發現的世界裡,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真理:犯錯可能是最棒的事情之一。這不僅僅是謙遜的表現,也不只是勇氣的象徵——它是通往學習與進步的大門。這聽起來或許有點違反直覺,但當我回顧自己的經歷,以及那些影響我最深的人時,便更加確信:用開放的心態擁抱錯誤,往往能帶來遠超過正確的突破與成長

我永遠不會忘記與丹尼(Danny)的一次對話。他是一位資深研究員,我一直很敬佩他的見解。有一天,丹尼發現了一組數據,徹底推翻了他長期以來堅信的假設。然而,他的反應並非沮喪或防禦,而是純粹的喜悅。他的眼睛閃閃發亮,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,興奮地說:「太棒了!我的想法是錯的!

午餐時,我問他為何如此高興。對我來說,這是個震撼的發現——怎麼會有人因為發現自己的錯誤而如此興奮?丹尼平靜而自信地回答:「每次我發現自己錯了,就代表我學到了重要的東西。我更接近真相了,我的理解變得更清晰了。

丹尼今年 85 歲了,但他依然熱衷於發現自己的思維漏洞。他說:「如果沒有人指出我的錯誤,我就無法成長。犯錯代表我的盲點少了一點,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。

他的態度深深觸動了我,因為這正是我成長過程中的體驗。當我還是大學生時,我最喜歡社會科學,因為它不斷挑戰我的預設立場。我熱愛閱讀那些顛覆我原有觀念的研究,興奮地重新思考自己的信念,並與室友們分享這些新發現。

在我第一次獨立進行研究時,我精心設計了幾個假設。結果令我驚訝——甚至有些尷尬——大多數假設竟然全錯了。然而,我並未因此氣餒,反而感到興奮。這些「錯誤」意味著我學到了新的東西,彷彿整個過程本身就獎勵了我成長與發現的快感。

為什麼「犯錯」有時會讓人感到解放?

因為錯誤是最明確的學習標誌。成長並非來自持續的正確,而是來自好奇心,來自挑戰自己的想法,來自積極尋找與自己觀點不同的觀點。

舉例來說,那些擅長預測未來的專家,如頂尖的預測家(superforecasters),他們的成功關鍵之一,就是願意在新證據出現時修正自己的觀點。無論是優化統計模型,還是重新思考政治預測,這些頂尖專家都不會執著於最初的假設,而是將錯誤視為改進的機會。

即使你對預測或數據分析不感興趣,觀察這些專家如何適應新資訊,也能讓我們學習到關於智慧謙遜(intellectual humility)與持續精進的寶貴態度

這種思維模式不僅適用於研究或預測

無論是處理複雜的專案、做出職涯決策,或只是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,擁抱「犯錯的可能性」都能為我們帶來成長。

下次當你發現自己犯錯,或者當你的假設受到挑戰時,先停下來想一想。別急著防禦,試著學習丹尼的熱情,問問自己:「我能從這次錯誤中學到什麼?這如何改變我的理解?

當我們這麼做時,不僅能提升自己的知識,也能培養出一種韌性與好奇心,而這種心態將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帶來幫助。

把錯誤視為禮物,這需要練習

但一旦做到,你將發現這種觀點能徹底改變你面對挑戰的方式。畢竟,發現的樂趣不僅僅來自正確,而是來自不斷追求更深層次的理解。正如丹尼提醒我的:唯一能確保你正在學習的方法,就是慶祝那些推翻自己假設的時刻。

你最近從哪個錯誤中學到了東西?讓我們一起擁抱錯誤,分享它帶來的智慧吧!